問對問題,才能找到好答案!
市面上很多談論嚴謹思考的書,比如《學會思考,你贏定了!》、《是邏輯,還是鬼扯?》,在許多哲普、科普書之中,也能看到嚴謹思考的痕跡,比如《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才是心理學》、《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
然而,在比較一定樣本後,筆者以為《問對問題,找答案》一書觀點最為全面、深淺最為適當、適用領域最廣、態度最為中庸平和,是以冒昧向大家分享。
本書前兩章談及了「問問題」的重要。身處資訊時代,我們經常面對爆炸膨脹的資訊,倘若我們像海綿般照單全收,而沒有一套篩選、淘金的方法,建立起的知識系統往往前後矛盾、窒塞不通,易遭有心人操控、愚弄,也容易做出不恰當的決定。
問問題是淘金的好方法,問了好問題,才有機會找到好答案,讓我們有所成長;問錯了問題,即使得到了答案,幫助也往往有限。我們常說「想知道一個人瞭解多少,就看他問什麼問題」,可見問問題的重要。
接觸資訊時,第一個要思考的是「這資訊與我何干?」
我們接收資訊是為了要用,因此首先就要思考:這資訊能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某個問題嗎?這資訊能幫助我們為某件計畫中的事做出更好的決定嗎?這資訊和我想研究的某個領域有關係嗎?也許這資訊可以提供給某個親戚、朋友,並且對他們有幫助?有這資訊、沒這資訊,對我有影響嗎?這資訊是對、是錯,對我有影響嗎?如果一份資訊有沒有、對不對,都毫無影響,也許我們根本可以忽略、無視之,既然如此,又何必花時間、花心血去問問題、找答案呢?
三、四章提到,接收資訊時,我們要先找到議題、結論和理由。
「議題」可概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描述世界狀態的「描述性議題」,比如「飲食習慣不良會造成高血壓」、「養寵物的家庭,家人之間比較不容易吵架」;另一類是探討該怎麼做的「指示性議題」,比如「應該廢除死刑嗎?」、「如何解決失業問題?」
有些時候資訊提供者會主動提出議題,比如「在此我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為什麼應該廢除死刑」,然而他們往往沒那麼主動,此時我們就得從其他線索中推敲,比如看標題、看前面幾段、看作者的背景,另一個常用的方法是從結論找議題。
「結論」是資訊提供者想讓人接受的訊息,一篇文章的主要結論通常就是主旨。需要注意的是,定義、背景資訊、證據和個人信念都不是結論(而是理由)。比如「我相信上帝存在,所以我們不應該燒香」之中「我們不應該燒香」是說者想要他人接受的事;而「我相信上帝存在」只是說者的個人信念,便與結論無關。
許多時候結論是隱而不顯的,我們必須想辦法找出它們,一個實用的方式是問「然後呢?」比如「某候選人指控競選對手偽造數據,然而經查那些數據都是真實的」可能暗示了「某候選人抹黑競選對手」這個結論。最後,結論必須和議題相關,如果我們發現結論和議題無關,就得重新思考:我是不是找錯了?也許這分資訊其實有多個議題與多個結論?
「理由」是用於支持結論的信念、證據、譬喻、類比或其他相關陳述。理性的人只會接受有合適證據支持的想法,當有人提出「我們不應該讓經驗不足的醫師看病人」,我們多半會想問:「為什麼這麼說?」他的理由可能強而有力,也可能軟弱無力。然而,除非我們事先就瞭解、認同了結論,我們都必須根據理由,才能公正地評估某一想法,決定是否接受它。
除了作者明確說出的理由以外,我們還要注意隱藏的假設。許多人在溝通時會預設接收者和自己一樣已經接受了某些想法、已經有了某些知識、或抱持了某些信念。然而有些時候我們並不認為作者的某些想法是理所當然的,此時我們也要針對這些假設提出問題。
要注意的是,問問題是為了求知,而不是為了質疑。我們要抱持著「想要釐清問題」、「想要深入瞭解議題」、「想要知道真相」的態度,把提供資訊的人事物當做老師。即使老師教的東西「怪怪的」,少了某些理由,我們仍然要細思:老師是否知道些我們不知道的事?老師是否想過某些我們沒想過的問題?或者,我長久以來的想法是否有錯誤?如果是互相的溝通,我們可藉由問問題,要求對方說明未說明之處;如果是不同步的溝通,我們可自己思考這些問題,根據既有的背景知識與生活經驗尋找答案,再決定是否採信對方的說法。
第五章提到,思考議題時,要注意曖昧不明的字詞。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向思考:第一、以不同方式定義關鍵字詞時,論述是否會有不同意思?比如「藥效強大」是指持續時間長?能快速緩解症狀?或者能有效根除疾病?第二、別人(尤其是反對者)可能用哪些不同方式理解這些字詞?比如「小明考試成績很好」是指小明考試分數很高?小明排名很前面?或是小明考得比上次好?第三、一個字詞描述的內容能否改用不同情感意義的用詞表達?例如「賭博」與「遊戲」、「福利」與「補貼」、「熱情」與「瘋狂」。
第六章提到,要多思考可能的不同價值觀。
尤其對於和道德、決策有關的指示性議題,我們要多思考:從其他價值觀看這個議題,是否會得到不同結論?我們可試著站在認同論證的立場、反對論證的立場,思考他們可能採用的價值假設,並且站在其他立場,尋找其他可能的更好方法。比如「可以為了救五個人,而殺死一個人嗎?」贊成方的價值觀可能是「讓最少人犧牲」,反對方的價值觀可能是「不能為了多數而侵害少數」,最後我們可思考其他可能的價值觀,比如法律規範、侵害程度大小的定義等等。
第七章提到,我們要留意推理謬誤,比如人身攻擊謬誤、滑坡謬誤、完美主義謬誤、歧義謬誤、訴諸群眾謬誤、訴諸權威謬誤、二選一謬誤、錯誤類比謬誤。此書以簡要的方式介紹了這些許多邏輯教科書和哲普書也會探討的內容。
第八、九章提到,要思考證據有多好。
如果證據來自個案,這個案是否具有代表性?現實中是否有反例?
如果資訊來自專家,這專家是否具有相關的專業學識?這專家有取得資訊的特殊管道?專家的說法是否可能在轉述中被扭曲?這專家以前是否常提出可靠的說法?
如果資訊來自研究論文,這來源如何?是否有線索顯示品質夠好?是否有重複的獨立研究支持?論文的描述是否可能在轉述中被扭曲?論文的結論可以概化到什麼程度?
如果資訊來自問卷,這問卷有多少人完成、多少人沒完成、完成率高不高?問卷的實際讉詞用字如何?(帶有情緒字眼的問題可能影響問卷的回答,比如「對於拒絕就業安排的窮人,該給他們社會福利嗎?」)
如果我們接受結論,資訊提供者是否可能從中得到好處?
第十章提到,要思考其他可能的原因。
X在Y之後發生時,未必是X造成Y。統計顯示X與Y相關時,我們常認為是X造成Y,但我們也要考慮可能是Y造成X、Z造成X與Y、或者X造成Y而Y也造成X。又當X與Y有因果關係時,X是Y的唯一成因?或者X只是Y的成因之一?X是Y的重要成因?或是無足輕重的成因?
第十一章提到,要檢查數據和結論的關係。
數據中提到的「平均」,究竟是平均數、中位數或眾數?
百分比或實際數值背後的可能真相?「本鎮去年大型企業增加 75%」也許只是 4 家變 7 家。「某月調查顯示 176 人死於車禍,只有 3 人死於特技跳傘」,然而開車的人可能幾百萬,特技跳傘可能只有 4 人。
是否缺乏比較對象?「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製片總預算高達 3.08 億美元」,然而其他電影預算如何?是否真的有差?
統計的風險值是使用什麼方式描述?比如「X療法降低十年內心臟病發可能性 33%」、「X療法降低十年內心臟病風險 3%」、「X療法使 94% 男人十年內不發生心臟病(風險 6%),不治療則為 91%(風險 9%)」其實是同一回事,給人的感覺卻是天壤之別。
資料是否證明了一件事,卻宣稱了另一件事?比如「服用XXX的 100 人中只有 6 位有副作用,此藥 94% 使用者都說有效,值得試用。」然而「只有 6 位有副作用」只代表「94 位(94%)使用者無副作用」,而不是「94% 使用者有效」。
第十二章提到,要檢查遺漏的資訊。比如某產品可能存在哪些缺陷?實行某方案可能導致哪些負面結果?
第十三章提到,根據同樣的資訊,要思考其他可能的合理結論。
結論並非只有「正確」或「錯誤」,也要思考結論何時、何處、為何正確,比如「美國應該派兵到其他國家維持和平嗎?」答案可能是「如果OOO,應該,因為OOOO」、「如果XXX,不應該,因為XXXX」。議題若是選教會A、教會B、或教會C時,答案也可能是選D、E、F,或者選其中幾個,或者一個都不選。
整體而言,本書談及了面對議題時應該深入思考的各個面向,我們可以從這些面向提出問題,找尋答案。本書內容深淺合宜,不致過度專業、晦澀,又不致過於粗略、浮泛。本書提出的概念可應用的環境非常之廣,無論是生活議題、消費決策、資訊篩選、專業研究,皆可從中受益。本書主張提問是為了深入議題、瞭解真相、分析優劣,亦不流於反駁、批評、排斥異己之見。
最後,筆者以為本書譯文不優,讀之時感詰屈聱牙,美中不足,相當可惜。好在思考首重概念,大意既明,細節便不那麼重要。本書值得讀、值得想,至於是否買一本珍藏?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也。
留言
張貼留言
1.本格歡迎任何留言,只有廣告和垃圾留言會刪。
2.希望您盡量留下代稱,以方便大家討論、回覆。
3.如果您打算長篇大論,建議在您自己的部落格貼文,然後留下連結和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