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07的文章

中醫的語言

很多對中醫的紛爭和誤會都是 語言 因素。 今天如果有人說,外國人啊,連錯誤和誤差都不會分 (error),蒼蠅當飛行 (fly),滑鼠作老鼠 (mouse),街區當障礙 (block)……,各位有什麼想法? 但是,為什麼現在有人把心臟、心經循行部位、心氣、心區(指部位)、心神(指情緒),同樣用「心」來表示,就有人大批特批?有人用「胃中有燥屎」,形容胃的位置脹以及有大便的感覺,就有人罵不科學?這樣好了,「日出」也不正確,以後請不要講,因為三歲小孩都知道太陽基本不會動。

谷仁的故事

谷仁考進高中以後,第一次段考就栽了大跟斗,他挫折地找老師請教。黃神仲老師聽了,拿出二千日前出版的《商涵論》,指指末頁第二百九十八條守則:「課前預習,課後複習。」谷若有所悟,又詳細請教了一番。

中醫與實證醫學

實醫是以 客觀 的統計、儀器分析等為主。 (當然還是有少量主觀成份,不然全給電腦診斷開藥就好了) 中醫則以 主觀 的感受、經驗、直覺為主。 (當然還是有少部分夠客觀且被當今科學承認) 今天病人來看病,關心的當然是我吃了這個藥效果如何,預後如何。 他可能得到這樣的回答: 「根據研究資料,X病服用Y藥在一週內95%能夠觀察到症狀改善。」 或者: 「服此方以後應該會發熱出汗,此時應避風,可多蓋被子、喝熱水助汗, 汗後症狀應該會大有改善。如果症狀還不輕,隔日半量再一劑。」

中醫是科學的醫學或非科學的醫學?

要發展中醫,最為迫切的,莫過於中醫政策及方針,而兩者又由中醫的定位決定。清末以降,列強挾西方文明入侵,國人傳統信心式微,傳統的四書五經、倫理道德、甚至連語言文字的價值等等,都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中醫也是其中之一。當時形成了三大主流看法,一是堅持傳統,二是順應潮流,三是中西匯通,今天我們都能看見。但何種方式,對當前中醫的發展較有幫助?現代幾乎所有的學問都要科學化以利集體、分工研究,然而中醫的科學研究已進行了數十年,至今仍無法取代傳統的辨證論治。究竟中醫理論的本質是什麼?應該怎麼去發展,我們好奇且疑惑,於是我們選定此一議題,試圖理出一點端倪。

中文與英文的比較

中文和英文,一個是象形文字,一個是拼音文字。彼之優點即此之缺點,彼之缺點即此之優點。整體來看,中文以表意為主,是高階的語言,能夠以最精煉的方式,涵括最深廣的意象,也是最有益於人類思維的工具;而英文以表音為主,是低階的語言,較易掌握,但長遠來看,不是最理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