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與英文的比較

中文和英文,一個是象形文字,一個是拼音文字。彼之優點即此之缺點,彼之缺點即此之優點。整體來看,中文以表意為主,是高階的語言,能夠以最精煉的方式,涵括最深廣的意象,也是最有益於人類思維的工具;而英文以表音為主,是低階的語言,較易掌握,但長遠來看,不是最理想的工具。

乍看之下,英文實在好學,因為拼音文字基本上和發音相近,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孩童而言,只要認得二十六個字母,看到單字,把它的音念出來,基本上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而中文成形就慢得多,想想我們小時候花了幾年的歲月去識字、練字、讀字?

但是長遠來看,中文其實是採以簡御繁的策略,比英文好得多。音節短、文長短、詞語短而易理解,都是中文最大的優勢。

中文音節短、文長短的優勢,就是益於思維,因為大多數的人是用聲音思考,也就是「心聲」,所以音越短,就代表思維越快速,難怪中國人頭腦比較聰明。如果用文言文或口訣寫成,背誦更容易了,像古代很多論語、孟子這種「心法」,都不難全部記下,日後再慢慢咀嚼使用。再舉個例子,你用中文和英文去默背九九乘法試試哪個快吧:P。隨便找一本多語商品說明書,中文一定是最短的!

再來是詞語短而易理解,中文的構詞很有邏輯,例如公車、汽車、火車、機車,一看就知道是車;英文呢?bus、car、train、scooter,彼此之間無甚關聯,只能死背。再如水陸兩用車、四輪馬車、……這種罕用詞,中文可以望文生義,英文只能查字典去囉。

如果您像我一樣學醫學,對英文的愚蠢絕對會更有感觸!例如英文的眼是eye,眼球是occular,眼科是ophthalmology,occu-是拉丁文字根,ophthalm-是希臘文字根;腎是kidney,腎上腺是adrenal gland,腎炎是nephritis,renal-、nephr-也是借來的。為什麼要到處借字呢?根本原因是英文音節長,像kidney就比「腎」長,其他例子很多,隨便舉都有,日月金木水火土,蟲魚鳥獸,中文短,英文和其它幾乎所有的語言都比中文長(所以中文是世界上最精煉的語言)。中文遇到新觀念,用舊字縮縮湊湊就好了,像「腎上腺」不長,容易接受;但英文如用the upper gland of kidney就太長,為了簡便只好另創新字,結果一般老百姓看不懂!所以英文「專有名詞」多,隔行如隔山的現象很嚴重(因為物理學家的術語化學家不懂;化學家的單字生物學家不懂),而中文的這種問題,實在小得太多太多。

英文常由於詞太長,動不動就要縮寫,但只有極少數的單字能成為新字,如雷射(Laser)就是由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簡化而成的新字;其餘只能死背。雖然英文看似縮寫很方便,很簡單,但是很難辨別,而且容易重複,像WTO可以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那World Toilet Organization(世界公廁組織)呢?中文不易縮寫,且縮寫的筆劃不像英文那麼少,但縮寫不難理解,而且實際上,原文也很少長到非縮寫不可。舉個例子,DNA是去氧核醣核酸(Deoxyribinucleic Acid)的縮寫,您記得原文嗎?看看中文,其實不算太長。而像「消基會」是「消會者文教基金會」的縮寫,就容易得多;如果翻成英文……。

所以,中文雖然初學難,可是識了幾千字就很夠用了,日後可以舉一反三,越學越簡單,受用無窮;英文初學看似簡單,但是日後光是無限多的單字,就足以壓得你喘不過氣。

中文主表意,可用多國語言撰寫和誦讀,例如我們不懂日語,但是日文寫成的文章如果夾有大量漢字,就可以猜出大意,日本人的名字亦是如此。中國由大量少數民族構成,彼此語言不通,但是因為有共同的文字,所以能夠融合;拼音文字則不然,語音變拼法跟著變,像歐洲諸國幾乎都是用羅馬字母(即A~Z),但英國人看得懂德文的我愛你(Ich liebe dich)嗎?如果中文傳到全世界,美國人可以寫日念sun,寫月念moon,一樣可以用漢字寫字,到時全世界成一家,該有多好?我們現代能看得懂幾千年前的古文,也歸功於漢字的表意;如果是英文,由於古代發音常變,像thee→you,二、三百年前莎士比亞時代的文字就很難懂囉。

當然,中文在表音上就顯得不太夠,由於一字多音,所以看到字沒辦法準確了解讀音,尤其外國人名,相對於英文,譯起來很麻煩。雖然英文這方面似乎比中文好一點,不過英文的拼音實在也不怎麼規則,如果是法、德、甚至是中國的人名,翻成英文其實也是亂七八糟。

中文也是全世界最美的文字,形體上不用說,寫起來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古文音韻和諧,讀之鏗鏘有力;一字多音多義,且文法靈活,可以輕易營造出多種豐富的意象。相對地,英文文法嚴謹,邏輯性強,就顯得較沒有彈性。不過中文其實也可以寫得很嚴謹,很多人之所以覺得中文很模糊,不適合科學研究,是因為近代中國不爭氣,科技多由西方傳入,大多數研究人員只懂得用英文,中文底子不好,寫出來的論文自然文法亂七八糟。再加上專有名詞沒有統一的中文翻譯,所以變得很複雜,學術界罕用中文,但這些都是可以改善的技術層面問題。

中文是方塊字,最有彈性,可以多方向書寫和閱讀,可以和其它文字共存,可以寫得很滿,省紙,容易計算字數。英文是單向文字,就比中文差多了,例如書脊中文可以直印,英文的話,一排書放在書架上,就只好歪著頭看囉;商店招牌中文直印也很方便,英文就算大寫直印也不太好讀。(不過英文倒是有個小小的好處,就是不會有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讀的問題)

其實書寫方向也是有差異的,中文自古都是上而下,右而左;英文是左到右,上到下。直寫其實對姿勢和身體比較好,因為可以端正地寫,也不易寫歪;?寫的話,由於手有弧度,寫字容易往上偏,容易形成歪著紙、歪著頭、側著身的書寫習慣。閱讀也是,由於眼瞼是垂直向,直讀的話不會妨礙眨眼,長期閱讀對眼睛好;?讀的話,則會下意識抑制眨眼,對眼睛不好,而且一眨眼,往往容易讀錯行。但是橫式也有優點,由於眼睛?著長,?向視野較寬,所以數學公式?著寫,比較方便於閱讀和演算。但是無論如何,可以多向書寫總是比只能單向佔優勢,你說是不是?

很可惜的,由於英文是一維編碼,怎麼看都只有二十六個字母,所以英文目前在電腦的編碼和處理上仍然比中文方便。而中文是二維平面編碼,有接近無限多的字,以後還可能增加,編碼處理上不方便,輸入也不好學(美國小一學生就能敲鍵盤打字了,台灣似乎沒有辦法),而且字序問題至今沒有很完美的解決,所以中文查詢、找字都頗不方便。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中文的處理和印刷越來越便利(古代中文要鉛字排版大量印刷很不方便,打字機也是;英文則兩者都很簡便),隨著科技的進步,中文從中的獲益比英文還多呢!

現在程式都用英文寫,在編碼技術更進步以前,中文只是「外掛」的語言。但這絕對不是中文不好或不科學,而是中文太進步了,現在的電腦不夠聰明,不易瞭解,所以處理不易;數學公式很難輸入,難道代表數學公式不科學嗎XD?最原始的電腦是用機器編碼處理,也就是只有0和1,後來發展出高階一點的組合語言等等,到現在的高階語言是接近英文語法。但是就像用指令操作的DOS退燒,而以圖形、直覺的使用介面(如windows)廣為接受使用,相信日後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中文的編碼、字序、輸入等問題得到解決,中文會更好處理,到時說不定所有程式都進化成用先進的,象形的中文來寫囉^^

所以整體來看,兩者各有優劣。英文是小道,但是易學,而且在很多小地方方便,例如筆劃超少的縮寫詞,或者目前笨笨的電腦處理方便等;中文是王道,因為它在大的方面功能好,如表意性佳,益於思維,彈性大,能最有效率地承載最多資訊。在這個資訊爆炸、語言繁多的時代,如果真要發明一種理想的世界語,是不是用能夠有效率承載資訊,又能夠用多種語言發聲的中文最好呢?就算不是中文,也應該是以象形字為主。

最後談談國際影響力,中文是世界上最多人用作母語的語言;英文是世界上最多人用作第二外語的語言。隨著中國國力漸長,越來越多人重視中文。我曾聽到報導說,美國人把3歲小孩送到補習班學中文呢(我國剛好相反XD)!所以,中文作為如此優秀的文字,影響力漸大,更是我們的母語,是不是應該更加重視呢?

(2011/12/24 二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indows 批次檔令人崩潰的特殊字元處理

為什麼 Mercurial 沒有比 Git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