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科學的醫學或非科學的醫學?
要發展中醫,最為迫切的,莫過於中醫政策及方針,而兩者又由中醫的定位決定。清末以降,列強挾西方文明入侵,國人傳統信心式微,傳統的四書五經、倫理道德、甚至連語言文字的價值等等,都受到了極大的挑戰,中醫也是其中之一。當時形成了三大主流看法,一是堅持傳統,二是順應潮流,三是中西匯通,今天我們都能看見。但何種方式,對當前中醫的發展較有幫助?現代幾乎所有的學問都要科學化以利集體、分工研究,然而中醫的科學研究已進行了數十年,至今仍無法取代傳統的辨證論治。究竟中醫理論的本質是什麼?應該怎麼去發展,我們好奇且疑惑,於是我們選定此一議題,試圖理出一點端倪。
我們選了目前較為普及的四種說法做為研究重點。第一種認為「中醫是偽科學」,他們的論點在於,中醫的理論多具或然性,無法轉換成必然的邏輯法則,而中醫的理論根源(古籍)又存在諸多說法上的矛盾,例如有說人參性寒,有說性涼,有說性溫;傷寒的六經本質,是經絡?臟腑?六氣?也是各說各話。他們認為中醫理論一團亂,無法認知、無法檢驗、無法辨偽,自然無法研究,也無法治病,是不合時宜,應當丟棄的糟粕。
此思想的起源較早,當時由於「救亡圖存」刻不容緩的時代背景,要存活必然得科學化,再受限於當時科學無法解釋中醫,便形成此說。有些人對中醫的療效不屑一顧,以「沒有統計根據」駁斥之。有些人卻親自體驗了中藥、針灸的療效,既然有效必然是有用的;但是中醫的理論根本無法認知,因此必須放棄。他們企圖用科學重新檢驗中藥、針灸等成果,「廢醫存藥」思想由是而生。總體而言,持這類說法的人,多半沒有中醫的臨床經驗,對中醫的臨床療效也無足夠瞭解和體會,而僅僅憑理論否定中醫的療效,流於憑空立論。我們認為這樣的否定態度,對於中醫或科學的發展,並沒有太大的正面幫助。
第二種說法認為「中醫是另一套思想體系」,這是我研究和報告的主要部分,也是思想上衝擊最大的部分。同樣認為中醫不是科學,此說卻直接地反駁了前一種說法對中醫的批判。第一,我們日常的語言,本身即充斥著極大的不科學,例如美、醜、善、惡,儘管每個人的定義和看法都不同,還是可以被認知,也能被用來溝通,惟「不科學」。「無法認知」之說,僅是在科學的框架下而言,跳出了科學的束縛,此一迷思即不復存在。
第二,中醫理論具模糊性。從語法上來看,「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顯然難以用必然的邏輯去分析。從術語的定義上來看,中醫的理論源於古籍,限於時代背景,有些說法僅反映了當時的樸素瞭解,自然與現代看法有所衝突。加以古代交流不便,產生許多不同學派,歷史日久,自然形成複雜,甚至看似互相矛盾的說法,但它們之間往往是基於不同的前提和不同的切入方向,有時可以互相融合。古書認為「胃中有燥屎」、「心主神志」,可能從解剖、生理學上看不出直接關係,但我們可從這樣的樸素思想中,瞭解燥屎和胃,或心和神志,在某些情形下有一些聯繫,例如胃脘發脹,如為大承氣湯證,必可瀉出燥屎;或者情志變化時,心跳亦隨之而動,也能感覺到心臟有所變化。另一方面,牽涉到歷史的東西都無法重複,現代無從證明古籍文句的「真實」意義,只能根據有限的資料詮釋,有時很多種詮釋都合理,卻又互相衝突,結果,以古籍為主建構出的中醫理論又罩上了一層不確定的神祕面紗。
中醫許多因時、因地、因人制宜也都難以量化,例如舌色、面色、脈象、穴位。西醫同樣無法對這些症狀、體徵量化,但是西醫的診斷是依照儀器的客觀結果,例如吃多、喝多、尿多,醫師可建議測血糖,再決定是否診為糖尿病;中醫卻得依賴醫師的主觀思想診斷、施治,因此缺少客觀標準。同一個病人給不同的醫師診斷,便有不同的結果,據此施治效果也不一樣,可能隔日愈,可能隔週愈,可能症狀加重,可能症狀改善卻衍生其它問題……「有效」和「無效」恐怕無法概括,這也是用統計處理中醫理論的困難之處。
第三,科學很多時候是一種簡化問題的作法,它的體系和制度強迫我們必須對一件事捨棄某些資訊,以做出同樣的、公認的解讀和詮釋,如此口徑一致,方便研究。邏輯化的研究,確實使數學、物理、化學、機械等領域進展一日千里,創造了今天的物質文明。然而在複雜性極高的生物、社會、心理層面,很多時候這些簡化的看法反而不合於事實需要。例如感冒藥的療效,如果僅認為是咳喘涕炎的解除,一個能緩解上述諸症,卻造成疲勞(甚至癌症、中風等深遠後遺症)的藥物,也能視為有療效,這樣看事情是否合理?如果做癌症二個月死亡率的統計結果為95%,我們能視每個人情形相同嗎?也許有人先天體質佳,死亡率只有1%;也許有人身體衰弱,死亡率高達99.9%,無數個不一樣的機率組合成95%的最終統計結果,但我如何知道我是1%或99.9%?又怎麼知道中藥、氣功、針灸確實不能把95%降為10%?
第四,中醫在某些層次上的經驗已超越科學。例如氣功、心靈的層次,主觀性較強,我很難證明我感覺得到氣,但是對我而言,氣真實存在;我感覺藥物的氣,所做出的藥效預測正確性也極高,問題只在於能否說服他人,此方面在科學的框架下的確難以著力。究竟古人只是隨便試吃,來認識中藥的藥效;隨便敲打,而認識針砭的療效?或者是由扎一枝針就能畫出經絡的經絡敏感人,能窺見臟腑的扁鵲,能感受人全身氣機的醫者,甚至通靈人物,這些覺知能力超越我們的人,發展出中醫理論?
中醫以及古代中國思想,大約為現代西方科學、哲學與宗教的融合,因此看問題較為全面,非後三者之一所能及,但相對也比純粹的科學、哲學、宗教更複雜,更各說各話,更難以研究或被大眾所接受,也難怪聖人總是被邊緣化。然而大眾的看法和聖人的看法孰是孰非?另一方面,一個人是聖人或騙子,大眾要如何分辨?
由上四點,此說認為中醫理論的本質與科學精確、邏輯、客觀的本質不同,因此中醫理論本身並非科學。他們認為,科學雖有可能證明中醫理論,但只限於片面、局部的結果解釋。
此一思想也對科學做出反省,認為中醫看待「人」有較多經驗與實踐基礎,遠比理論推演為主的科學全面,中醫和科學是不同的思想體系,正如宗教、文學、藝術與科學不同,各領域有各自的長短處,豈是非科學不可?
第三種認為「中醫是未驗證的科學」。此說企圖把中醫的理論投射到科學框架的範疇下研究,從而發展醫學。例如王唯工教授提出共振理論,以RLC電路模擬循環系統,對脈波做傅立葉分析,可得出十二諧振波,和臟腑與中醫的十二經絡一一對應,也對中醫的理論做出一些創造和修改(例如五行生剋的關係,詳見《氣的樂章》一書)。據此發展出了脈診儀,另一方面,也能推廣運用在水床療法等進一步的物理療法。
而汪叔游教授則創造另一種脈診儀,用另一種方式分析脈波圖,聯繫中醫的二十八脈和脈波圖的波形。此種用科學解釋中醫的方式,對中醫的客觀化有一定的幫助。據此發展出的脈象儀,也對脈診的教學有所助益,讓學生更能了解二十八脈的實際感覺;但相對的,對於中醫理論的發展則影響較小。另外,以生化機轉配合統計學解釋中醫理論的研究也在進行中,並且能部分解釋中醫的理論。這也是近代主要的努力方向,然而進展確實有限,而且許多研究者並未確實掌握中醫理論而致偏離,流於「廢醫存藥」的研究方式。
第四種認為「中醫是另一套科學系統」。認為中醫是用間接綜合推導的方式,對疾病的發展、治療、預後做出評估,從科學的本源——哲學來看,也是一種處理問題的客觀方法,同樣可以解釋因果,並且具重複性。因此這套思維雖然不是當今主流,也應當被接受和承認為科學方法。此一思想試圖在中醫的思維模式下,對中醫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理論做重新整理,而產生一套新的理論系統,可圓滿解釋現有理論,又具備科學的客觀性與可檢驗性。例如現代整理出的臟腑辨證及氣血津液辨證理論。現代對此亦有相當多的努力,但這樣的理論仍有些理想化和簡化,以致於和臨床實際情況有些格格不入。
此一思想進一步衍生另一支派,他們認為,人體由物質、能量、訊息三種層次組成,現代科學主要從物質和能量來解釋人體,但是在訊息方面卻還無能為力。訊息是很抽象的概念,舉例而言,對一個人說「我愛你」,他會感到喜悅;若用手寫,或用手勢傳達這個訊息,對方基本上會產生類似的感受。在這裡,「我愛你」便是一種訊息,它之所以造成影響,不是因為聲波、光子的成份或能量,而是它攜帶的訊息。如果用電腦做比喻,當螢幕閃爍時,可能是螢幕損壞(物質),或是供電異常(能量),也可能是中毒或傳訊紊亂(訊息)。對人而言,訊息相當於心、靈的層面。當今醫界基本也承認,健康是生理、心理的平衡和諧狀態,心理和生理可以互相影響。因此,訊息醫學的發展,可望作為未來中西兩套醫學理論溝通的橋梁。
這兩種思想均試圖融會中醫與科學,但是他們也承認,中醫的療效雖足以取信世人,但多半仍沒有統計上的意義,產生療效的原因無法用科學做定性與定量的解釋,中醫的理論亦難以套用科學的論述。因此它們所謂「中醫是科學」,在於相信中醫將來能融入科學思維體系;而中醫包括古籍的所有理論,現在是否已具備嚴謹的科學性質,則非他們的論述重點。
總體而言,二、三、四說均對中醫的發展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如果以第二說主導,首先應當加強傳承道地的中醫思想,當從業人員的實力與療效確立後,相關產業必然振興,加以近代的資訊交流較多,名老中醫的經驗、各派中醫思想可望互相融合,得到更好的發展;惟中醫與科學將不會互相交融。如此可維持傳統中醫人性化,與生活、生命結合,以及簡便廉效的優勢,對經濟能力較差的獨立個體往往較為有利。
若以三、四兩種思想主導,可望融合中醫與科學為一門新醫學。未來可能會依據脈診儀、舌診儀等中醫科學化儀器診病,使用的藥物也是科學化、大規模生產的中藥製劑,但拿生薑泡湯治感冒這種中醫的樸素優點,以及一對一、個體、全面的看診方式,也許將不復存在。
我認為,以三、四說主導的中醫科學化已做了很久,但成果卻相當有限,可能是由於早期過度激進的科學化,傳統中醫理論的傳承出現斷層,由於根基不穩,許多研究沒有切中核心,因此成果有限。當務之急應是盡力記錄、傳承式微的傳統中醫,唯有奠定穩固的根基,日後才可能在中醫與科學皆有良好基礎的前提下,對兩者做最好的融合。
我們畢竟沒有足夠的中醫理論基礎及臨床經驗,只能就有限的知識與初步搜集的資料,進行粗略的思考和分析,希望能對這個議題有多一分的瞭解。
留言
張貼留言
1.本格歡迎任何留言,只有廣告和垃圾留言會刪。
2.希望您盡量留下代稱,以方便大家討論、回覆。
3.如果您打算長篇大論,建議在您自己的部落格貼文,然後留下連結和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