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後我們吃什麼?

《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十三年後我們吃什麼?」彭明輝教授在《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語重心長地問。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們即將面對的困境!

逐漸浮現的糧食危機

石油是有限的,約在 13 年後,石油耗竭將導致油價上漲,大農耕作所需的機械能及化學肥料供應受限;生質燃料需求增加,排擠糧食作物的使用及生產;油價上漲,海運昂貴,越洋糧食貿易將大大受限。

耕地、用水、能源不足日漸嚴重,氣候變遷也限制農產成長,甚至降低產量。糧食只有在供應無虞的時候,才符合經濟學的供需法則,一但糧食不足、糧價上漲,各國為了避免窮人吃不起而發生暴動,勢必競相限制糧食出口,對於糧食自給不足的國家,屆時問題不只是沒錢買食物,而是有錢買不到食物!

糧食危機是全球性的問題,相關主因在可見未來皆無減退跡象。歐美先進國家普遍有高糧食自給率,比如法國 300%、美國 120%、英國 70%,日本政府近年也宣佈將糧食自給率從 40% 提升至 60%。

台灣有先進的農業技術,農村更是美好歷史文化記憶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我國糧食自給率僅在 30% 徘徊,而政府不但無作為,甚至鼓勵休耕。

基改作物有用嗎?

面對糧食危機,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科技進步,基因改造作物就是其中之一。然而彭教授指出,如果我們瞭解更多真相,就不該對基改作物太過樂觀。

解除糧食危機的關鍵是「提高產量」,也就是在同樣的土地、同樣的水源、同樣的施肥之下讓作物長得更多、更好。

目前最廣泛使用的基改作物有兩大類,一為抗除草劑作物,二為抗蟲害。前者可抵抗便宜且毒性低的除草劑,可大幅簡化噴灑除草劑作業(只要用機械整片噴灑,而不必在噴灑時避開作物),因而對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的企業化農業來說可有效降低成本,然而這不能有效提高產量。後者可製造有毒蛋白讓攝食的昆蟲死亡,因而可減少殺蟲劑的使用;然而抗蟲害作物和噴殺蟲劑的傳統作物和相比,蟲害損失只相差 5% 以內,幾乎是對產量毫無幫助。真正有希望增加糧食產量的是抗旱、耐熱、抗鹽、高產量基改作物,但它們目前都處於研究階段,尚未步入實用。我們不免要問個問題:基改技術什麼時候能真正進步到有效提高糧食產量?能在糧食危機發生之前達成嗎?

基改作物尚有許多疑慮。許多植物和作物需要蟲媒、鳥媒授粉,而抗蟲害作物可能殺掉不預期的昆蟲或其他生物,進而危及糧產。基改作物也曾有改變營養成份、導致人體過敏、甚至致死的報導,但目前基改作物幾乎都只通過低階的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檢驗,而缺乏真正醫藥級實驗,難以排除對人體的潛在風險。

基改作物的專利被極少(約 10 家左右)的公司壟斷,由於他們握有種子的「專利權」,農民只能向他們買種子種植,而不能保有種子,這導致這些公司可以予取予求,他們隨時有能力操弄種子與糧食的價格,引發糧食危機;他們並且能用這些工具影響政府、影響全世界。又由於基改牽涉巨大的政商利益,目前已經有不少跡象顯示跨國企業、政府、基改公司阻撓學術界發表不利於基改作物的研究報告,這使得基改作物的真實健康風險更難得知。

基改作物當然是一個希望,然而面對現實,我們實在不宜太過樂觀,更不該把所有賭注都押在上面!

小農無用的迷思

書中指出了許多目前常見的小農迷思。

小農家的生產力比大農企業低嗎?錯了!

大農場實施機械化、單一化種植,施加大量化學肥料,因此單一作物產量高。然而在小農精耕體系下,主作物間可播種其他作物,減少雜草滋長;尚有豆科輪作,飼養牲畜魚類供肥等方式供應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因而生態系健全,產出多元,單位面積總產量也勝過大農。

小農家的生產效率比大農企業低嗎?錯了!

大農的個人單一作物產量高,然而由於用耗能的大型機器耕作,單位能源產量偏低。將來石油匱乏,缺點更趨明顯。健全的小農產業則有提供周遭就業機會、吸納城市人口、創造優質鄉村景觀、涵養水份與土壤、維持農地生物多樣性、調節地區微型氣候等多樣功能。此外,正確踏實的有機農作健康又安全,不僅汙染低、口味好,也富含微量營養素而有較佳的營養價值。大農的單位成本單一作物產量高,可以廉價傾銷,很多人相信這是「有效率」的表現,然而考量單一作物產量以外的附加成本與價值,就會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小農不是不如大農,而是我們的評價標準過度簡化,使得其多元成效被忽略。

農村的文化貢獻

農業與農村是台灣歷史文化的重要成份,我們的人性、情感和文學、藝術都發源於此。鄉村提供了悠緩的自然環境和生活節奏,那裡有樸拙的農戶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在農村裡,我們能真正讓心靈沉靜,聽到心裡的聲音,保有人性的文化。沒有了農村,我們也將難以理解李白的詩、鍾理和的小說、黃土水的水牛浮雕、光復初期陳澄波等畫家的畫作,或者巴哈的樂曲和貝多芬的《月光曲》。

農村在現代社會可以扮演更多元的角色。比如農村的悠緩步調非常適合退休生活,我們可以建立養老院、療養院,讓退休的人安享晚年;農村可以滋養文化與創意,對文史工作者而言既可安居,亦可作為工作場所;而像軟體設計者、藝術創作者,在農村工作也是很好的選擇。當然,我們也可以發展農村觀光,讓人們體驗農活,包括插秧收割、採摘蔬果,手工磨豆腐、做泡菜、豆瓣醬等。一方面農民可獲得人力協助,一方面人們有觀光去處,在地產業又能獲得觀光收入,可謂一舉數得。

如果我們想讓農村更活潑、更多元,就必須提供良好的生活機能。我們不能讓農村的教師外流,不能讓農村的人生病無地就醫,不能只提供一天一兩回的大眾運輸,還要想辦法增加公共建設,提高人口收入,提高社會福利品質。

日本及先進歐洲國家都深深瞭解「農村即文化」的道理,比如英國就刻意改善鄉村的公共設施與生活機能,並且刻意給偏遠地區特殊補助,以補償發展上的不利因素,並促使鄉村人口回流。然而我們政府的心態卻是:既然農村的人一直往外跑,我們就減少教育,減少大眾運輸,縮編建設經費。結果農村生活機能每況愈下,農村人口加速外流,農業加速凋零。

我們應該好好思考,給農民的補貼真的是「補貼」嗎?或是我們感謝他們幫我們保護文化、保護水土、保護環境而應給的「酬勞」?

農村不應該只有農業,也不該只有農民。我們能看更多、看更廣,讓農村發揮價值,而不致淪為廢墟嗎?

如何振興農業?

彭教授在本書點出了很多問題,然而更令人稱道的是,他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要振興農業有很多方法,除了政府政策以外,也可以透過農民組織和消費者組織協助。

比如,政府可透過檢驗與檢疫制度阻止未達安全標準的農產品進口。這麼做可保障國人健康,想想之前的美國病牛與大陸毒奶粉事件帶來的恐慌,糧食當然要便宜,然而健康、安全難道不更重要?另一方面更可以設下技術障礙,讓工資低廉但技術落後國家(比如中國大陸)的糧產因未達安全標準而無法傾銷,而維持國產貨的競爭力。

此外,我國的農業技術還算進步,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利用這個優勢扶植有機、無毒的優質農產,打造國家品牌。如果印上「MIT」就是品質保證,我們就不必擔心農業沒有競爭力;日本、瑞士許多知名農產僅管昂貴,卻有許多人願意購買,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WTO 為了「自由貿易」目的給了許多限制,我們不能對國外農產品課徵高額關稅,因為這扭曲市場;我們不能限制進口、國營事業、專賣制度,因為這歧視外國農產品。然而 WTO 把補貼政策分成許多類,其中許多屬於「綠色措施(green box)」而不需管制。比如歐盟政府的「單一給付制度」係針對農民擁有的農面積與區位決定每年補助額,只要受補助人將農地保護在隨時可復耕的狀態即可,與農戶種不種、種什麼都無關。而優渥的農民保險、退休補貼,農業研發經費,改善產銷結構等,也都不受管制。在這些補貼之下,即使農產品的賣價再差,農民都能保有合理的收入而願意投入生產。歐盟、日本、美國等許多國家在加入 WTO 以後,政策對農業的巨額補貼都是不減反增,而我們卻自廢武功,鼓勵休耕,任由農業荒廢,實在值得反思。

農民組織也能幫得上忙。如有全國統一的農民組織掌握上游物料價格,建立產銷通路和多元化的農產相關經營,農民就比較能避免上游的原料剝削和下游的盤商剝削,進而得到合理的利潤。此外 WTO 只能約束政府,不能約束非政府部門,如果農民組織不對進口農產品核發無毒或有機認證,或拒絕經銷進口農產品,WTO 也無可奈何。

接著,消費者也可成立組織,直接與農民互動,於此可確保食物品質安全,於彼可避免產銷通路的剝削、浪費,進而改善收入。長期預付訂金的契作模式,讓消費者可與生產者共同承擔天災風險;企業向產地直購,省下的成本一半可嘉惠員工、一半則回饋農民。支持本國、當地農產,更是升斗小民都能做的。只要有心,方法絕不會少。

扶植在地農業,提升糧食自給,已是當務之急,大家務必提醒大家!

參考文章

  1. 愛台必讀!-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 一篇很棒的導讀
  2. 滅農之後吃什麼? -- 簡要說明糧食自給的重要

延伸閱讀

  1. 自由市場的陷阱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indows 批次檔令人崩潰的特殊字元處理

中文與英文的比較

為什麼 Mercurial 沒有比 Git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