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感與實證

談到氣,最重要的就是感覺,一絲一毫的細節,都能提供新的線索,平平是滑脈,滑中帶一點澀和滑中帶弦,impression就不同,開方也不該一樣。

所以我們應該鍛練感覺,培養感覺、相信感覺,因為,沒有正確的感覺,沒有完整的資訊,就無法做出詳細的DD,就像零零落落的問診一樣。

然而,很不幸的,我們的感覺常常被誤導。

給一群人嘗試A酒和B酒,A酒價值 $100,問受試者認為B酒值多少,結果平均是 $110;如果讓大家知道A酒是啤酒,而B酒是加了一點醋調味的啤酒,結果平均是 $95。可見「心誠則靈」是有科學根據的:相信什麼,就會感覺到什麼;相信加醋調味會變難喝的人,就真的覺得難喝。同時也發現,不只有「安慰劑效應」,還有「反安慰劑效應」,效果可以強大到會讓好東西變壞,讓壞東西變好。

所以,我們不只要相信感覺,還要適時懷疑自己的感覺。

有人說他覺得海邊石頭和路邊石頭的「氣場」不一樣,或說他覺得手機的氣場不好。那究竟是真的不一樣,或只是他覺得不一樣?

科學家可能會想做個盲法實驗:比較友人拿著開機的手機、關機的手機、拔掉電池的手機,試試他能否真能猜中是何者;當然,雙盲實驗更好,也就是連拿手機的人都不知道是哪一種。(NOTE: 這種等級 paper 拿去投期刊一定被拒收,請勿嘗試。)

不過,以上是通則,有通則就有例外,或許哪個靜坐技能點滿的高人,真的心如止水,安慰劑效應零。然而當我們不確定自己是凡夫還是高人以前,不妨確可一下客觀證據。無論是拿手表核對自己對脈速的判斷,或是拿血壓計核對自己對血壓的判斷都好──不只是取信於人,也是取信於己。

(2012/01/11 一修)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indows 批次檔令人崩潰的特殊字元處理

中文與英文的比較

為什麼 Mercurial 沒有比 Git 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