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盲實驗萬歲

所謂「雙盲實驗」,全稱應該叫做「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實驗」,不過為了方便,習慣上還是簡稱「雙盲實驗」。

雙盲實驗能排除安慰劑效應嗎?不一定,因為吃藥會有感覺,而只要有感覺就可能猜到吃真藥或吃假藥。

雙盲實驗的結論一定對嗎?不一定,我們仍然可以想出很多可能的解釋,只是它們的可能性通常不高而被忽略。

雙盲實驗能排除安慰劑效應嗎?

我們通常認為,雙盲實驗能排除對治療預期的心理效應,即「安慰劑作用」,因而雙盲能確保治療是真的有效。

但,真的是這樣嗎?

一般來說,實驗組是吃真藥,對照組是吃外觀相似的假藥,我們預期患者不知道吃什麼,因而排除「相信自己吃藥會好」的心理作用造成的影響。

但事實上,真藥如果有效,很可能造成明顯的身體感和副作用,吃下鼻塞藥會感覺鼻水出不來、喉嚨卡卡的,吃下抗生素會肚子痛、拉肚子,而吃下安慰劑則不會有這些反應。當你吃了某藥丸而產生一系列身體反應,你難道不會覺得吃了真藥?當你吃了某藥丸沒什麼反應,你不會覺得吃了假藥?而當你覺得自己正在吃真藥或假藥的時候,安慰劑效應不就開始了?

雙盲一定是對的嗎?

有人說,個案作為證據不可靠,因為不能排除自癒、安慰劑效應,以及其他潛在因子。

那麼,統計、雙盲就能排除嗎?

如果有個雙盲隨機臨床統計研究發現:「Acetaminophen 對緩解頭痛的效果高於糖錠安慰劑,且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其實這也不能證明一定是 acetaminophen 有緩解頭痛的效果,比如可能是:

  1. acetaminophen 製程殘留的 0.0000001mg 碳酸氫鈉對緩解頭痛有效
  2. 頭痛本來就會自己緩解,acetaminophen 對頭痛沒影響,而糖錠會減少頭痛緩解。
  3. acetaminophen 有肚子痛的副作用,吃到 acetaminophen 的病人肚子痛,他們因而相信吃的是真藥,所以頭痛緩解了;而吃糖錠的人不會肚子痛,他們不相信自己吃真藥,所以頭痛不會緩解。
  4. 吃 acetaminophen 的那一群人,恰巧都是頭痛會自己好的體質;而吃糖錠的那一群人,恰巧都是頭痛不會自己好的體質。

你會不會覺得很無聊,即使 1. 2. 3. 4. 真的可能發生,也因為發生機率太低,我們原則上不需考慮。

慢著,真的很低嗎?如果實驗的 p-value 是 0.01,那麼一萬篇這樣的論文,就有 100 篇是 4. 的「純屬巧合」情況;一般研究是以 p-value < 0.05 作為標準,在此標準之下,一萬篇論文裡可能有 500 篇論文純屬巧合。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Windows 批次檔令人崩潰的特殊字元處理

中文與英文的比較

為什麼 Mercurial 沒有比 Git 更好